“红圈所”真的是每个法学生向往的职业殿堂吗?
考研注定是一场长途赛跑,需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掌握系统的适合自己的备考学习方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因为每个人的学习水平是不一样的,不能人云亦云随大流。另外,一定要时刻关注各大院校发布的招考信息等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再就是增强自身的执行力,有一个科学的复习计划,不能够很好的坚持下来也是不行的。下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一季和第二季的走红,让律师这个小众行业遭到了社会公众的关注,尤其是节目中实习生在刚刚踏入职场中表现出来的迷茫、焦虑但干劲十足,令众多打工人感同身受,让广大法科生看了更是浮想联翩。
那样,在现实的法科生找工作中,真的是人人都想进入像方达律所那样的“两万元俱乐部”吗?“红圈所”又究竟是一个甚么样的概念?
所谓“红圈所”,其实就是代指中国业内最优良的一些律所。这种叫法源自于英国,在英国最顶尖的律所称为魔圈所,分别是 Linklaters、Allen & Overy、Freshfields BruckhausDeringer、Clifford Chance、Slaughter And May 五大律所,而在美国,这个圈子则通常被称为“白鞋”律所。
图为红圈所的起薪情况(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与“魔术圈”概念类似,中国律界也搞出了一个“Red Circle”红圈律所的概念,早年拥有这个高逼格标签的主要是金杜、君合、方达、竞天公诚、通商、环球、海问、中伦这八家国内律所。
不过谈甚么逼格和圈子其实都非常的苍白,真正让红圈所这个概念深入每个法学生内心的主要还是超高起薪的收入(外行人可能不了解普通律所的起薪只有一两千或三五千甚至0起薪,基本没有五险一金,而红圈所基本两万打底),为此非常多同学都以成为一名红圈所律师作为奋斗目的,尤其是一些本科贫弱的同学,希望通过考入名校研究生来踏进红圈所的门槛。
然而,并不是每个拿到过红圈所OFFER的同学都choose留在了那里。以一线城市为例,当一些普通律所还在用几千块工资打发助理的时候,红圈所就普遍是万元户了,这关于初入职场的广大法科毕业生来说真的非常具有吸引力。
不过据非常多红圈所工作者表示,真的做了三五年到了中级律师的阶段,红圈所的工资涨幅其实是没办法跟上市场的,可能一个中年级律师跳出来做独立律师,或是转型到公司做法务,能在降低工作强度和压力的情况下拿到更多收入。
因此红圈所也面临着中层律师匮乏,青黄不接,助理一大堆等尴尬情况,当初一些人由于收入来到这里,最后也可能由于收入离开这里。
(图源自网络)
不止中年级律师如此,实习生也不是所有人都买账。红圈所的确很好很诱人很难进,丰厚的薪水,高大上的办公环境,顶级的客户资源,清晰的晋升通道等优点确实都是真实的,在那里你能接受最严格的专业训练,但抛开淘汰率不说,真正去实习过或工作过的法学生有非常多(超70%)最终都放弃了留在红圈所的念头,尤其以名校毕业生最为明显。
能给大家一个参考数据,据近年清北法学院的找工作报告显示,本科生毕业后就进入律所工作的比例非常之高,但研究生的比例却非常低,这和清北的生源鄙视链并无关系,由于在法令职业环境里,硕士的找工作时机肯定是要比本科毕业要多的,而且红圈所的校招起点也基本在硕士以上。
那为何非常多顶级法学院毕业生没有choose去红圈所工作呢?有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工作强度太大(根本原因是choose更多,就像非常多清北理工科毕业生不愿去互联网大厂一样)。
工作强度究竟有多大呢?以身边的同学朋友为例(这里要先区分一下非诉团队和诉讼团队)。通常来说诉讼团队的工作强度会比非诉团队要小一些,但也好不到哪儿去。
非诉律师有时候真的是7×24小时在工作,而诉讼律师碰到大案接连个把月搞到晚10点钟之后也是常有的事,而且就算周末休息也会被不得不接的电话和不得不回的邮件骚扰。
可能非常多人对这个工作强度没啥直观感觉,又或者觉得“为了钱我能行,是你们太矫情”,但是非常多人没有思索过:当你丧失所有的个人时间,让你没时间谈恋爱结婚生孩子,没时间陪家人朋友,没时间去玩一把游戏,让你一进到律所就开始高度烧脑工作,让你刚下班就收到BOSS的电话或微信,那种随时待命的感觉......起薪两万,还真的有那样香吗?
此外还能算一笔精细账,红圈所工资看起来很高(因遭受疫情打击,或是二线城市的红圈分店,非常多团队根本达不到两万起薪,甚至连一万都不到),但是上班时长真的要比在企业或体制内工作的多一到两倍,这就导致了红圈所的时薪并不是很高。
因此,非常多名牌法学院的毕业生,宁愿去北京或沿海城市做公务员,或是回到家乡做选调生,也不愿去律所卖命。
这两年深圳教招也吸引了不少清北等名校的毕业生,其中更不乏五院四系的法学生,抛除高于红圈所的起薪和编制不说,寒暑假就是妥妥的Double kill,而且法学生去做老师,教基本法治课也并不是一个坏的现象,非常符合国家法治社会建设的政策与号召,以往法学院的毕业生很容易就把路走窄了,假如不把法令当理想而是当工具,人生应当会有更多种可能,国企、银行、地产、互联网大厂干啥都能,没有必要把每个法学生都困在公检法的圈子里。
关于这个内卷到极致的红圈所,就像是奢侈品牌的衣服,外表光鲜亮丽,穿上却未必舒服。但无论“云卷云舒”,有些人留下,可能不是为了理想,而是被迫留下,而有些人离开,也不必定是被淘汰,而是choose离开。
来源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参考进修,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络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陕西考研立场
关于考研的相关资讯内容,小编就给大家简单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另外,想要了解一些考研其他的资讯内容,可以持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免责申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交流分享用,不用于商业用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